FB 廣告受眾設定全攻略:從新手入門到精準投放一次搞懂!

FB 廣告受眾設定全攻略:從新手入門到精準投放一次搞懂!

FB 廣告受眾是什麼?

你想要把 FB 廣告投給誰看,這些人就是你的「廣告受眾」。

通常可簡稱為 TA,是 Target Audience 的縮寫。

你可以根據以下條件來設定廣告受眾:

  • 年齡:例如 25-35 歲的上班族
  • 性別:指定男生、女生或全部
  • 地區:像是台北市、新北市,也可以直接輸入地址
  • 興趣:像是對旅遊、運動、家電有興趣等等

廣告受眾設定的越精準,就能盡量避免廣告觸及到不相關的受眾,將廣告費花到刀口上,以提升整體廣告成效。


FB 廣告受眾有哪 3 種?

興趣受眾

最常見的受眾設定,可選擇用戶的人口統計資料、興趣、行為來進行投放。

FB廣告受眾-詳細目標設定

系統會根據用戶平常按讚、追蹤、分享的內容,來判斷他們可能會喜歡什麼,並進行「貼標籤」的動作。

例如你最近正在健身和飲食控制,常常瀏覽健身知識、營養相關的內容或粉專,那你可能就會被貼上與「健身」、「有氧運動」或「營養」等有關的標籤。

興趣受眾的設定方式簡單又直觀,不過興趣標籤是由系統所推測的,不見得 100% 準確。

還是需要經過大量的測試,才能找到最適合你的興趣受眾組合。

類似受眾

類似受眾就是找出和你原本顧客「特質類似的人」,將廣告投給這些可能也會對你有興趣的潛在客戶。

▍ 邏輯有點像這樣:

  • 你原本有 500 位曾經買過你商品的顧客
  • Facebook 會幫你分析這 500 位顧客的共通點(例如地區、年齡、興趣、行為模式等等)
  • 然後幫你找出更多跟這 500 位「很像」的新受眾,把廣告投給他們看

比起憑空發想興趣受眾,類似受眾相對更精準,有機會帶來更好的廣告成效。

這種方法很適合累積一定數據後,想擴大成效的品牌。

如果你廣告投久了,記得試試看這招,讓好客人幫你找更多好客人!

自訂受眾

你可以將「接觸過你品牌的人」打包成一份名單,像是到訪過網站、瀏覽過商品、加入購物車,或是已完成購買的人,變成你的自訂受眾。

這些人對你已經有印象了,比起沒看過你的受眾更容易轉換。

這樣一來,你就不用亂槍打鳥,而是把廣告投給「轉換機率更高的人」。

▍ 3 招教你如何善用自訂受眾

  1. 再行銷:針對接觸過你品牌,但未完成轉換的人,再次投遞「加入誘因」的廣告,促使他完成轉換。
  1. 排除受眾:排除已完成轉換的顧客,使廣告不要再投遞給這些人看。
  1. 類似受眾擴大:可將「完成購買」的人,透過系統擴大,找到更多類似的廣告受眾。

如何設定 FB 自訂受眾與類似受眾?

自訂受眾設定 3 步驟

步驟一:打開【廣告管理員】 → 左側點選【受眾】 → 左上角點選【建立受眾】 → 【自訂受眾】

(點幾下就能找到,畫面其實很直覺)

【廣告管理員】頁面
【廣告受眾】頁面

步驟二:選擇來源:網站、觀看影片、顧客名單等等

系統會指引你一步一步設定。

選擇自訂廣告受眾來源
選擇自訂廣告受眾來源

步驟三:將自訂受眾命名,按建立就搞定!

比如:「30天_網站訪客」、「2024Q1_購買名單」等等,方便你之後尋找。

▍ 這些人值得你再次投遞廣告

  • 曾看過你影片但沒買單的人

    表示他們有興趣,但可能還在觀望,這時推限時優惠是有機會轉單的。
  • 舊客戶名單

    回購率高、信任感夠,常常一推就有單。
  • 曾加入購物車但沒購買的

    加點行銷話術或免運優惠,常常能追回不少業績!

類似受眾設定 2 步驟

步驟一:先建立好「自訂受眾」

這一步有點像是「給 Facebook 一個範本」,你可以選擇:

  • 網站訪客
  • 粉絲專頁互動者(有按讚、留言、看影片的人)
  • 客戶名單(上傳 email 或電話)

例如你有一份 1000 人的顧客名單,就可以上傳這份名單,作為「自訂受眾」。

步驟二:建立類似受眾

自訂受眾有了,接下來就可以:

  1. 到【受眾】管理頁面
  2. 點「建立受眾」→「類似受眾」
  3. 選剛剛建立的那個「自訂受眾」作為來源
  4. 選擇你要的地區
  5. 設定相似度(1% 最精準,10% 最廣)→ 新手建議先用 1-3%

按下建立就完成啦!

▍ 類似受眾也要大量測試

雖然類似受眾已經很強大了,但每個類似受眾效果還是會不同。

建議可以多做幾組,例如:

  • 顧客名單的類似受眾
  • 網站訪客的類似受眾
  • 粉專互動的類似受眾

然後看看哪一組效果最好,把預算往那邊挪移!


FB 廣告受眾的常見 QA

建議使用「高效速成廣告受眾」嗎?

實務上的經驗是「不建議」。

它的好處是省時間,能快速抓住潛在受眾,不用自己花時間發想哪些人會買。

這類快速設定的受眾,雖然方便,卻也容易太過廣泛,導致預算分散、效果打折。

常見的狀況是:

你原本只設定 25-35 歲女性,但系統卻自動幫你投放給男性、或其他年齡層的女性。

如果你剛起步或時間有限,可以測試看看。

但要記得後續要追蹤數據和優化,才能真正把錢花在刀口上。

興趣標籤是越多越好嗎?

興趣標籤不是越多越好

很多人會以為標籤越多越好,因為這樣能觸及更多人。

但其實剛好相反,興趣標籤設定太多,受眾就會太過廣泛、不精準,反而導致成效不佳。

通常建議一組受眾可以設定 3~5 個具有相關性的標籤,並同步測試 3 組廣告受眾。

這樣才能知道是哪個主題的受眾比較容易買,進而再慢慢延伸和優化。

廣告受眾規模的最佳範圍?

建議以 200 萬人為上限

受眾標籤的數量其實不重要,更關鍵的是廣告受眾規模。

規模太小,廣告可能會無法正常曝光。

規模太大,又像是在大海撈針,成效不穩定。

建議以一個市場總人口數的 10% 為規模上限,以台灣 2300 萬人口來說,廣告受眾規模上限大約可抓 200 萬人,這樣才能避免廣告觸及過多無關的受眾。

規模下限則可抓市場總人口數的 1%,投遞台灣的話,也就是不要低於 20 萬人。


廣告投放課程推薦

如果你剛好正在學習 FB 廣告,推薦你可以參考這堂線上課:

《FB廣告自學攻略|從0打造你的行銷漏斗》

課程從基礎邏輯到實戰操作都有,對於如何系統性的建構行銷漏斗非常有幫助!

若有需要,歡迎使用我的折扣碼👉AFICPPA121

獨家『九折』優惠券,PPA 其他課程也有機會使用唷!